读《漫谈基督教的真相》一文有感 李杜韩 ------------------------------------------------------------ shirley《漫谈基督教真相》 http://xys.dxiong.com/xys/netters/others/essays/jidutu3.txt ------------------------------------------------------------ 在网易北京社区宗教版读了一篇“纳米—良知”朋友转过来的《漫谈基督教的 真相》一文,写下这些文字作为回应。 这篇所谓真相,恕我这个基督教徒很不客气地说一句:写得文笔幼稚,思路的 展开显得很吃力。当然,我没有那样的火气去与无神论者“论理”,一则我觉 得网上的无神论大多是阅力较浅的年轻人,他们的“理”有许多不用去“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日后会明白并自然地修正。二则,这些较活跃的无神论 者,几乎都是“理科”出身,现代学科的理论懂得不少,人文历史的深层智慧 和总览全局辩证历史的思维较为薄弱,如果要论,我要补自然科学的课,他们 要补历史人文的课,两者都吃力。不过,若说到宗教的性质和评价,恕我直言, 这些无神论的论点往往显示出激情有余的诗化表现,而不是人文研究的深厚精 博、辩证考信、中正厚实、阅世甚深的智慧和学问。下面是阅读了“漫谈基督 教的真相”一文后的一些想法,我尽可能以平和的态度来谈谈。 一、 说耶稣没有认自己是基督。 我想这个问题是作者粗心的表现。没有看准、理解清楚就发表的议论。落叶兄 已经说了。 二、 罗素的问题。 “耶稣被钉十字架时,最后的一句说话是号哭着说:‘我的上帝!我的上帝! 你为什 么离弃我?’罗素在《西方哲学史》引用这句话时指出:‘这是基督教 徒所视为难解的。诺斯士教徒认为,这与上帝之子死于十字架上是不相称;他们 说,这些事可见于耶稣是个人,而不是神圣的上帝之子,穆罕默德承认耶稣为先 知者,但不是神。” 这个观点经不起推敲。这个问题,基督教早就有很深刻的研究,其中一个当代成 果,请参看莫尔特曼的《被钉十字架的上帝》(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耶稣为 所有的人承受上帝的愤怒,救赎计划的关键性一步,是耶稣最伟大的时刻,也是 他最耻辱和痛苦的时刻。耶稣的那句话深刻地最传神地体现了这个基督的人性和 基督教信仰的本质。 罗素以为基督教徒为难解,其实是罗素自己觉得难解(罗素是个经验主义者), 在基督教神学史上,这个问题早已经有很具哲学色彩的解释。至于说耶稣在诺斯 替教和伊斯兰教中的认识,稍有宗教史知识和思维的都知道,这是该如何判别的 问题。这篇文章的作者引罗素此翻话显示了他对宗教史的陌生。罗素本人是无神 论者,他的话只能是一种意见,而且他并不是基督教史的专家,其《西方哲学史》 一书在哲学界亦非最上乘之作。因为中文学界翻译哲学史比较少,而且罗素文笔 流畅,所以在中文知识界有较大影响而已,在近十年中,不断有学者批评此书对 哲学史发展的描述和思想家的评价失真。罗素此书的影响力在中青年学者中在降 低。 三、“基督徒不能以耶稣言行为宗教教义是可悲的,在耶稣死后,门徒只能以口 号、幻想来传教,相信亦是耶稣始料不及。” 这段真是激情下的“昏话”,不知所谓。什么叫“不能以耶稣的言行为宗教教义”? 如果有此事,还叫基督教?耶稣的言行记录还被看为《圣经》的中心?后一句就 更是不值一驳了。 四、“爱说谎的保罗” 其举经文的方法,有点蓄意歪曲的味道。显示作者的攻击企图太过明显。并不去作 更多的客观分析和评价。请作者总结一下保罗思想的精神再讨论。 五、福音书的可能性? 我直觉到,此文的作者根本就没有对福音书的形成历史有过系统的研究。其举出来 的材料凌乱,作者“清蜓点水”地拼出一些材料出来,也是为了攻击的目的。他本 人对这些材料的来龙去脉、材料之间的真伪鉴别和产生的背景和彼此关系的可能, 肯定还未吃透。因为有研究的人绝对不会这样举证。这里一点历史思维也显示不出 来,是很笨的做法。“原来玛利亚不过是约瑟的继室”,这是十足出于迫不及待的 斗争需要而作的“危言耸听”,连材料的可信性都不管了,如果是严肃的历史学家 ,绝对不会这样说话。 六、“钦定的福音书被确立了,但四福音对耶稣的生平言行,依然存着不同的描写 和矛盾。” 唉,您老哥知道这些矛盾是怎么来的吗?再想细仔些。 七、关于《马可福音》的问题 《马可福音》有些抄本没有十六章八节之后的十二节,这是事实。并非是中译本有 意隐瞒,也并不是只有中文版才有。在《圣经启导本》那样近年出版的中文版圣经 的注解中,明确地说明了这个情况,并表明对这个问题的观点,非常诚实,请去阅 读。大多部基督教圣经研究者认为,《马可福音》应该有结尾的,这第八节是突然 断掉的迹象。而中文版的“续文”肯定有一个共同翻译时参照的“原版”,因为我 对比过基督教和天主教译的《圣经》都一样,从中文圣经的翻译史看,可以肯定并 不是中国人干的。单就和合本的情况言,主持和合本翻译的,是外国人。“中国人 的操守”?这顶帽子抛得是不是早了些? 《马可福音》的写作时间问题,有部分研究者认为是公元五十年左右,早于《使徒 行传》和其他福音书。仁兄举的什么大学什么教授如是说,而据我所知,现在的 《圣经》年代的考证研究,还没有到有统一成说的地步,意见多分歧大,不少学者 和学术团体之间,时有争论,您举的这些都还没有定论。这是学术研究的正常现象, 应以学术的眼界看待,如果用带“威胁性”的语气拿某项研究来吓唬人,这是冒险 的。 八、关于“这些就是宗教合理化杀人的铁证!” 这一部分写得最差。真的非常差。他把自然科学的说法当作宇宙解释的唯一正确标 准,合则用,不合则批。这并不是科学的态度,这是意识形态斗争的党同伐异的态 度。 最伟大的科学家也没出有说只有以科学研究为基础的世界观才是唯一正确的。 只有出于意识形态的对立斗争(象中国五四之后、苏联时期和西方一些知识界人仕 与教会的冲突)的需要和理解,才会把科学的研究成果权威化为另一种“唯一”的 准“神学”。这完全不是科学家为了科学本身的所为。 需知,世界观问题本质上不是一个自然科学范畴内的问题,科学并不研究人的世界 观,宇宙的起源与人的起源尽管是科学探索的对象,宗教和科学都提供了各自的说 明,但是你如果细仔地考察一下,冷静地思想一下,会发现,他们两者是在不同的 层面上展开的。例如宗教说有上帝,而科学还没有证明为非,科学是实证型的,研 究“物质界”的现象和规律,而宗教所揭示的是超越性的宇宙与人生图景,两者的 最终指向和方法途径都不相同。自然科学以研究世界的局部物质现象为已任,而宗 教和哲学,是以思考人类与世界的根源和本质、规律和原理为已任。自然科学的方 法特征是实证、实验,以符合式的真理观展开,其范围是局部性,没有一种科学以 所有物质现象为研究对象,它肯定只研究某个层面、某个领域内的问题,例如光学 与病理学,就是两个不同的领地,尽管研究成果有借鉴的空间和可能;而宗教和哲 学,则无一不是以宇宙人生的整体为思考统摄的对象,宗教和哲学的思想方法不是 实证实验的契合,而是思想的思辩展陈与论点的逻辑合一。宗教信仰的论证,本质 上不是实证式,而是领悟式、思辩式的。因而,科学与宗教,在思考层面上有着重 大的差别。科学并不以证明上帝的在或者不在为已任。只有思想者或者意识形态的 操控者,对这些问题积极表态。 退一步说,即使科学证明了整个物质界都没有上帝存在的证据,也没有办法从学理 上最终否定上帝的存在理论,因为上帝不是物质。以科学来衡量宗教,或者反过来, 以宗教衡量科学,都是错误的。因为这必然是因为不同层面的、不同运作的理论和 学说,硬要放到一起,而且要一个战胜一个才罢休,这是只混乱了人的智慧和人心。 其实,德国哲学家康德上就有著名的说法,理性干预不了信仰,信仰也不能干预理 性,从近代理性的思维的模式看,这确是事实。 仁兄举的几位科学家,大多在信仰上是基督教徒。近代科学本是产生于基督教与西 方文明的近代化进程中,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搞僵,实非科学或者宗教在本质上 的对立,而是信教与为信教的人或组织的“成见”“谋略”所导致的。西方十七十 八世纪,人文思潮影响了科学家的世界观,并不是直接从实验的结果中得来,所以 深究一层,世界观不是科学实验能解决的东西。同时,我们看到,历史上最重要的 唯物主义思想家都不是科学家,唯物主义自有其思想的先设根源。科学家的世界观 并不一定比其他“正确”“客观”,世界观的探索是在人文历史域展开的。这其间 的转换,是人文思潮在作了催化剂,使局部的科学(实证实验的结论)被运用到预 设的目的上来,使唯物主义的思想具有说服力。在此,科学的维度就产生了质的飞 跃,变成世界观的一部分,这是一次质变。但是,并不是自然科学范畴内发生的。 很多人都没有想到,这一质变靠的不是证明的理据运算,而是信仰的终极认定的直 觉和已有的“成见”所左右。是因为无神论心底里相信无神,才在科学研究成果的 运用上,大加铺张。无神论者预先已经有了一个无神的心态定位,科学只是用来 “运用”的材料。要把科学的例证运做来证明一个整体的宇宙人生,不是科学能单 独完成,无宁说,科学在此是被运用的。而一旦,人的世界观模式还未出现这些因 素,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也可能是一位虔诚的信仰者。这本来不一定关科学的事。即 科学不一定就必然地在学科的研究成果上直接地不可避免地推导出无神论的世界观。 基督教与科学的关系,只是到了强烈的唯物主义者的手才大面积变得对立的。当年, 科学与基督教并不是象今天想象的那么坏。中国学者李零就说:“当年利玛窦在中 国传教是用‘科学’破除‘迷信’(中国的宗教和方术),传播‘宗教’(他们的 宗教),而五四运动以来的中国知识界却每是以‘科学’(西洋科学)为一端,‘ 宗教’、‘迷信’(一切宗教和方术)为另一端,视若水火。我们对‘赛先生’倒 是五体投地(对‘德先生’也一样),但对宗教的兴趣反而更低。这不仅同西方的 传统(包括现在的‘活传统’)有相当距离,而且同我们原来的传统也大不一样。 其实离开‘天人合一’的主题更远。”(见氏著《中国方术续考》,东方出版社, 2000年)我同意李教授的意见。中国现代式的(包括所有社会主义的国家)无神论, 其实就是因为有一段政治上彻底地极左彻底地“打倒一切”的历史,才培养起人们 对宗教和传统人文中的“非科学”部分的淡薄和反感,骨子里,中国一代人的无神 论者的气概,来自新一代中国人精神世界的浅薄和自私。在网上的无神论表现出来 的,大多是持实用实证型的科学观,党同伐异的性格,狭隘零碎的人文历史知识, 和根本谈不上是智慧的肤浅的唯物主义世界观,远如马克思成熟时期的学说,当代 人文领域早就对唯物唯心这个问题失去了兴趣,二十世纪西方的思想史,并不是两 种思想激烈对抗的历史,这个问题只在十八十九的思想界和社会,是时髦的,激烈 的。现当代的思想家们普遍认定,唯物与唯心并不是思想史的根本性问题。只有马 克思主义这样认为。非常遗憾的是,我们那些网上无神论者,基本上是沿用了十九 世纪的思想模式,只是材料是当代的,论证手法和思想高度,还是十七十八世纪的 法国唯物论者的水平,连马克思主义的水平还达不到。而其中“最杰出”的代表是 方舟子先生。一个科学工作,要世界观上却是如此狭隘,没有学者的仁者宽厚,在 思想基础上,还是一个初学者的程度,显示不出唯物主义已经达到的高度和深度。 而其“反基督教的意识形态斗士”形象,则显得粗糙可恶,并且时有失言处。因为 他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高绵知识分子应有的涵养和举止,在方先生反基督教的文 章中,几乎看不到。仿佛他是一个判官。 不错,基督教不少信徒对科学的态度是不正确的,例如很想通过科学来反科学,反 对科学中的进化论和宇宙起源论,这方面我的态度已经表明,我赞成进化论和对宇 宙起源论的学说基础,表示肯定。这方面的文字,已经收入网易语广州宗教版的精 华区。在这里,我也承认,科学思维与宗教思维本质上截然不同。两者所持的生命 精神也不相同。区别是巨大的,容易产生矛盾的确是事实。但是,这种矛盾发生的 背后,并不就是科学世界观与宗教的“天生”的直接对立那么简单,世界上许多不 同的思想和人群都可以和平相处,关键是人们思想的取向和形成取向的历史原因。 这是我认为最关键的,同时在这里深掘,才是真正的唯物史观! 至于说到历史,作者根本不懂以历史的眼光看问题,却大谈历史。仁兄的观点: “佛教教导你明理悟证自己,道教是古中国的化学及医学先驱者,热爱大自然,只 有基督徒们不断破坏!破坏!破坏!死人!死人!死人!战争!战争!战争!” 请问,在道教没有教人求长生不死之药?没有教人拜偶像等迷信,道教的方术,是 科学吗?道教中人,没有搞过政治斗争,没有死过人?佛教的明理证自己,明的是 什么理?证的是什么?是科学的世界观吗?是现代科学的理念吗?是先进的现代文 明吗?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佛教徒参加过政治的明争暗斗吗?没有流过人家的血吗? 武则天是佛教徒,慈禧太后也是佛教徒。历史上自两晋以降,很多帝王将相都是信 佛的,但是他们在政治都往往做得很血腥,很破坏,他们在中国发动的战争少吗? 请问,您有没有想到这些。 基督教的历史是有许多血腥,您知道其中有那些因素?您看到那些历史的真理?基 督教何尝不是教人向善,教人以真理的?《圣经》说的都是阴险恶毒的话吗?基督 教徒都是坏人吗?您的“科学”性到哪里去了? 不要老是在没有以史家的眼光分析了大量证据后,就大谈基督教的罪恶,大赞其他 的宗教,仿佛基督教是天底下最坏的。不就是因为基督教相信有上帝吧。这就让无 神论者视为眼中钉。我没有说作为宗教组织的人群的基督教教会、基督教徒和历史, 最不可指责,不错,基督教历史曾犯下严重的罪行,中世纪和近代一些组织对科学 发展的确形成过阻力,残害过科学。但是,基督教肯定在历史上的作用正面高于负 面。您没有看世界发展的人文与社会精神之中,基督教及其理念,是非常重要的一 股力量。它为维系人类的道德信念、社会精神的整合、社会整体的协调发展,无疑 是核心力量的一部分。尽管也许有中国朋友认为,中国文化的精神比西方优秀,但 客观目前还看不到中国精神能够成为世界精神的共同基础中的核心部分,而相反人 家是。这里头,历史的确是复杂的,有些地方也“不公平”,可是,中国人自己的 历上有公平吗?我不是赞西方的就最好,而是要说明,基督教不是一股坏的力量。 我有时真不知道是不是义和团的精神依然不死,怎么中国新一代人看问题,显得如 此浅窄?起码比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要更令人担心。 最后,我想说句题外话:我不赞成网上的基督教肢体常常去评说别的宗教和评说科 学,而且往往评得不得要领,漏洞百出,激起了别人的反感。这是不智的。我不是 完全不赞成做这件工作,不同宗教间需要对话,大家应该多些互相理解和交流,这 个过程应以“以人为善”的宗旨去完成,而不应搞攻击批判。因为这样做,您必需 对批判对象有甚深的甚为全面的研究,掌握的材料丰富而厚实,是客观公正的。否 则,凭一己之领悟而“煮酒论英雄”,恐怕显得唐突。这是我不止一次在网上向同 工肢体表的态。但是,另一方面,其他的宗教徒朋友也不必过于激情,不必一同的 对立。心平气和地摆事实讲道理,本是信教的人共有的修养和本领。就把这种本领 拿出来吧。而且,老练一些的宗教徒都看得出,说出一些激动的带攻击性批判性的 语言的,大多是刚信主不久的基督教徒。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渐进式地修行的,对于后辈或者年轻人,应多些宽容,他们毕竟 年轻。但是,我是不会原谅方舟子那样的人,因为他是学者,智慧和胸怀,本应比 一人要高,但他在网上的作为,让我失望,他失去了一个学者应有的风范和修养, 更多的是中国人特有的那种“党同伐异”的“意气浮躁”。这是我无法原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