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目录

上一篇 下一篇

神学的中介性

陈佐人

  
  经文∶提摩太前书4章6节;罗马书10章8节
  「你若将这些事题醒弟兄们,便是基督耶稣的好执事,在真道的话语 (thetruths of faith),和你向来所服从的善道上,得了教育。」(提前4: 6)
  为什麽保罗在此不是直截地劝勉提摩太,要“在真道上”追求与得了教育?为什麽在真道之上要加上话语?「他到底怎麽说呢,他说,这道离你不远,正在你口里,在你心里,就是我们所传信主的道 (the word of truth)。」(罗马书10:8)为什麽罗马书在此不是直截了当地说∶就是我们所传的道?为什麽谈到基督教信仰,我们的信心要多加一样东西呢?这样东西在提前是真道(truths),而在罗马书中是信主之道(word)。我们既然是直接信主,直接传扬福音,为什麽还要加上“信之道”呢?似乎在我们与信仰之间,具有一种中介或媒介,就是“真道的话语”与“信主的道”。换言之,在信仰的传承与追求过程中,我们固然是直接从主领受救恩,但这却是透过真道的话语与言说来表述。
  基於此种真道的中介性原则对我们了解神学的研读,有莫大之启迪。传统的看法有时会形容“神学”就是“学神”。很好,但是这个定义往往忽略了两个重点。第一:上帝是绝对超越的(十诫中1-3诫)。如果上帝学是学上帝,你是凭什麽去学呢?如果上帝是一个具体的对象,可以像学人一样地去学他。
  那上帝和其他科目或伟人有什麽分别呢?神学是学上帝,是一个很敬虔的表达,但是很可能会因此而忽略了上帝的超越性。第二,更严重的问题是它不能表达出提前4:6及罗马书10:8中二处经文的意思。这二处的经文表明了一个重要的神学原则,就是在我们与上帝之间具有一种真道的中介性。我们不能看见上帝,从来没有人见过上帝,我们也没有办法直接去学上帝。而在我们与上帝之间具有一种中介物,这在提前4:6及罗马10:8中称为“真道的话语”  与“信主的道”,这就成为我们学上帝的媒介。没有这样东西,我们没有办法去学上帝,并且学上帝的过程当中,一定牵涉作为中介物的真道。我们在追求的过程当中,真道与话语到底是什麽呢?我们所有的讲道与分享,都是直接从上帝领受的。直接从上帝领受是一个敬虔的表达。但是这一个说法却与提前4:6及罗马书10:8二处经文有不能协调之处。其次,如果每个人都是直接从上帝领受的话,那谁才是那个更真实更完全的直接领受呢?而且我们是透过什麽直接从上帝领受呢?我们的信心和信仰,基本上是一种的话语的事奉。我们直接从上帝所领受的,结果一定要表说出来。圣经经常表明此种神学的言说条件,其中最主要的经文就是我们刚才所读提前及罗马书的二处经文。而此种神学的言说或言语,必定会产生不同的见解。所以基督教的信仰,由一开始就因为言说的条件而产生诠释的问题。但基督教从来不担心语言与诠释的问题,也不害怕多元性的问题,因为信仰必定要表达,我们一定会透过语言来言说,而语言必定会带来不同的见解。
  「他到底怎麽说呢,他说,这道离你不远,正在你口里,在你心里,就是我们所传信主的道 (the word of truth)。」(罗马书10:8)为什麽罗马书在此不是直截了当地说∶就是我们所传的道?这样岂不是更好吗?更直接吗?是直接从上帝领受的,是直接向上帝学习的。但事实上永远是上帝先向我们讲话,永远是透过圣灵与圣经,并且我们不单只是学习主,也是学习主的真道。在这里我们可以看见道与信,必定需要话语,或者甚至於说,信必定需要有道。信必定要寻求真道,正如实践必定具备理论。换言之,我们所理解的神学,可以总结为“信仰的教导”(teachings of faith),亦即是教会里的真理教导。这个就是theology的最佳定义。神学固然以上帝为对象,为目标,但神学的第二个字为言说(logei),我们向上帝学习的时候,是透过言语,透过道理,这就是我们学习神学过程的中介性。
  神学固然是去学上帝,但用什麽去学上帝呢?用我们的思想?上帝所给的。是用我们的爱心?结果也是上帝所给的。用我们的意志?也是上帝给的。换言之,这个theology的logy也是上帝所给的。所以这个logy,这个言说,这个理论,这个传讲,仍然是上帝给的。所以我们学习神学的过程,有一个不能逃脱循环性。我们是凭什麽的爱去爱主啊?凭我们的爱去爱主是吗?但是,是谁先爱我们呢?是上帝先爱我们,我们才能够爱主。所以我们是用上帝给我们的爱去爱主。我们是怎样来信主啊?是凭我们的自信心吗?不是,是凭上帝给我们的信心。Faith is grace,这是奥古斯丁最简单的解释,信心就是恩典。当人用我们的信去信上帝的时候,结果却发现“信”是上帝给的,当我们用爱去爱上帝时,结果却发现那是上帝圣的爱,我们用我们的意志去追求上帝时,结果发现这意志原来是上帝透过圣灵,在我们心中的感动,为要作成他自己的圣工。所以我们的一切是上帝所给的,我只不过用上帝所给的去追求上帝。在这个过程当中,就形成了神学的反思。
  所以整个属灵的追求和神学的产生过程中,我们真的会发现有一种不论在经验上、灵性上与知识论上不可避免的循环过程。在神学的研究过程中,上帝不可能只是对象。上帝一定是那个作主的,我们反而是那个被动的。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我们所传讲的,不是用我们的理论去研究上帝,乃是基於上帝所赐给我们的真道而去传讲这真道。而我们的传讲、表达与表说,最终仍然是以这个道作为依归,所以整个宣道产生的过程,并不是说上帝需要我们去传道,否则这个道不会被传开。相反的乃是道本身一定会表说,道一定会产生理解,道一定会产生爱慕,甚至道一讲出来一定会产生一种对立、冲突与审判。
  所以上帝的道一定在我们中间是主动与突显的,因此最後我们会发觉“道”必定延伸为“理”,“道”必定表述为“话”,正如我们可以说上帝爱我们,整个世界就是上帝爱的延伸。基督来到世间也是因为他爱我们,上帝要向我们讲话,要向我们表达。
  最後,回到老问题。为什麽神学不是学神?为什麽不能直接从上帝领受呢?可以,但是每一次你直接从上帝领受的时候,你要讲出来的时候,你就使你的会众失去直接从上帝领受的机会。可见过份强调与高举直接从上帝的领受是有矫枉过正的危险。我们发觉最反对神学的教会路线,往往是具有最强的神学,最强调说我们不靠人的话语,往往产生一套最严密教导的教会。好像有人说我们是不需要任何理论的,而这本身就是一种理论。人是没办法逃脱此种真道与理论的思维方式,因为我们被造的时候,就是有这种结构性在当中。所以我们不单单是信上帝,我们是透过“道”来信上帝,我们是透过圣灵的工作来相信上帝,所以结果一定产生“信主之道”。我们不是单单接受上帝的爱,我们是透过十字架来接受上帝的爱。或者,用耶稣讲的话“若不藉着我,没人能到父那里去。”所以人不是直接到父那里去,而是透过耶稣。所以整个基督教一定是同时具备那终极的与中介的。
  但是所有宗教没有办法解释,如果上帝好像阿拉或那不可名的婆罗门的力量,我怎麽知道呢?基督教提供了一个绝对完全的解答,是透过“子”,透过“道”,透过“言说”。所以基督教是绝对超越的,但却是绝对的内住。这两者好像矛盾,但在基督教信仰中,透过叁位一体的教义却完全结合起来,所以我们不单只是追求真道,我们要追求真道的话语。我们不单只寻求建立信仰,我们是寻求建立信主之道。简单来说,我们不单只要领受上帝之道,更重要的是领受之後要“明道”,最後要“传道”。但传道的过程是建其於“明道”的过程。明道却不是自生的,是“领”道与“得”道。上帝给我们开始的,好像恩典一样。我们是领恩的。其次要明恩与知恩。第叁,要活出恩典。我们不能报答恩典,只有感恩的份儿。这个领恩、知恩、感恩的过程,是我们基督徒生活灵程的写照。在这个过程中,言说是领受後要讲出来的。
  而产生的就是神学或教义,是不能逃避的。这是我们整个人在上帝面前追求必然的过程,求上帝帮助我们成为追求真道话语的好执事。
  
  [注:本信息讲于1999年6月22日归正学院上课期间。内容略有删节整理。]
  (文字记录最初发表于唐崇荣国际布道团季刊)
  
  转自基督徒网上存贴(http://library.ccim.org)
  

信仰之门

版权作者所有,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

上一篇 下一篇